目前分類:文化臉譜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圖文:劉東皋

 

逐夢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開始回歸自我創作的慾望與熱情,讓施力仁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

 施力仁選擇犀牛為創作題材,兼技科技、生態與人文歷史的意涵。(劉東皋攝).JPG

施力仁選擇犀牛為創作題材,兼具科技、

生態與人文歷史的意涵。

 

 

1031007年屆耳順的施力仁,仍對藝術創造充滿熱情和跨界的勇氣。(劉東皋攝).JPG

 年屆耳順的施力仁,仍對藝術創造充滿熱情和跨界的勇氣。

 

 

   龍眼樹下 埋下藝術種子

 

出生於彰化溪湖的施力仁,小時候在鄉下家裡,自己就喜歡搬張桌子、椅子到家前的龍眼樹下,帶著毛筆和紙張,練習寫毛筆字。也喜歡隨手抓起泥巴,捏起土來。那時,就種下他想當一名藝術家的心願種子。

 

長大後的施力仁,並沒有走向藝術創作之路,反而幹起了藝術經紀,當起了畫廊創辦人,做起無數大師藝術品的策展人。除了是台中現代畫廊和北京鑄造美術館的創辦人,也曾多次策劃無數次國際大師的展覽。問他,為何一開始沒有朝藝術創作發展,他簡單回答說,就是為了賺錢生活。

 

但多年來,創作的心並沒有冷卻,創作的手也不斷在探索。也因為三十多年的藝術經紀與策展生涯,讓他不斷接觸、觀摩、領會大師級的作品,潛移默化之下,更增他的創作動力與內力。以前,在自己經營的畫廊,施力仁得閒時,就常躲在自己的空間角落裡,不斷的畫著、捏塑著。他形容自己是,「有塊泥巴在手上,可以捏塑到廢寢忘食」。

 
 

1031007施力仁的金剛犀牛,充滿後現代精鑄科技與重金屬的力量。(劉東皋攝).JPG

 施力仁的金剛犀牛,充滿後現代精鑄科技與重金屬的力量。

 

 

  捏塑泥土 可以廢寢忘食

 

十餘年前,施力仁開始定心進行雕塑創作。早期從事的是純寫實的動物雕塑,包括以土狗或犀牛等為題材。隨著不斷的探索與意念上的體會,施力仁找到了自己的「金剛犀牛」之形體與意象。

 

會對犀牛情有獨鍾,並發展出「金剛犀牛」系列作品,除了犀牛獨特的文化意涵之外,還包括它的勇猛與溫柔。施力仁說,中國自古就以犀牛為神獸,古時的青銅器,常以犀牛形象製作成器皿,如犀尊。又如古詩詞中,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犀牛望月」之詞,對犀牛的懷想,總帶著點靈趣和神秘之感。

 

除了犀牛具有的古文化歷史意涵,愈深入了解犀牛的個性後,施力仁愈受到犀牛的吸引 。他說,犀牛的個性是低調、不愛出風頭的,但又勇於保護自己的家人與家園。它堅壯的皮殼,有如盔甲,而挺直上揚的犀牛角,象徵一種昂揚的精神。加上,人類為了犀牛角,自私的濫補濫殺犀牛,為了喚起人們對犀牛的保育,塑雕犀牛,對施力仁而言,也具有對生態保護的一分心。

從寫實具象到象徵與重構,施力仁所雕塑的犀牛,已熔爍古今,將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科技鑄造、金屬材料、工業精神,化為一體。每一座大件的金剛犀牛作品,既展現了現代科技工藝的精鑄力量,也貫注了施力仁的精神毅力及創造力。

 謝素貞認為,施力仁的熱情與勇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劉東皋攝).JPG  謝素貞認為,施力仁的熱情與勇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靈獸煉成 金剛再現

 

為了讓作品完美,施力仁到處參觀學習各個鑄造廠,也深入了解鋼與銅的材料特性,以及年代對金屬氧化的過程。為了傳承久遠,他的黃銅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至九十八。施力仁全心投入創作的心力,不僅在於技藝的磨練與構想巧思上,更深入了解現代工業鑄造技術與金屬材料的知識,也才能冶煉出每一尊金剛犀牛。

 

施力仁的好友兼「金鋼再現」策展人謝素貞說,施力仁從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藝術經紀人跨界成為知名雕塑家,他的熱情與勇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這種熱情與勇氣,較之一些科班出身、安於保守成規、只想走一條安穩成名、甚至「混吃等死數鈔票」的藝術家而言,才是當今藝術界值得鼓勵的精神。

 

施力仁「金剛再現」雕塑巡迴展即日起在台中草悟廣場展至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一日至明年二月,金剛再現巡迴展便將轉往北京鑄造美術館展出。要看施力仁如何投注生命力將犀牛化為金剛身,須親臨現場感受那一尊尊精鋼鑄銅所煉化而成的靈獸。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東皋

   

    八月二十二日星期五晚上七點左右,葉樹姍正和市府局處官員在圓滿劇場一起觀賞齊柏林的「台中心動」,一時之間,忽然接了不下一百多通的電話。很多朋友打電話問她,是不是有用LINE連絡對方?還有不少朋友以簡訊或電話告訴她,她的LINE帳號可能被盜了。因為,很多朋友接到她的LINE訊息,請朋友代她到超商購買二萬元的智冠遊戲儲值卡。

__ 1.JPG

葉樹姍(中)關注文創產業,卻被文創駭客所欺。(葉樹姍提供)

     

驚覺帳號被盜  葉樹姍即時報案

 

葉樹姍除了一一告訴朋友,澄清自己沒有在LINE上發出這則訊息。也在七時十分離開活動現場,向圓滿劇場現場警察人員報案,台中市警察局第四分局隨即派人前來了解情況。

 

警方得知葉樹姍的LINE被盜,竟然只能無奈告訴她,因為LINE台灣分公司未公開連絡方式,一般民眾發生類似情況,只能先上網向LINE公司登錄通報,警方也無法即時追查。由於涉及電信詐欺問題,警方人員當下陪同葉樹姍前往市刑大,市刑大再請電信警察為葉樹姍進行筆錄。

 

但當晚因葉樹姍電話一直進來,無法完成筆錄,警察局先受理報案後,於隔周一再請電信警察為葉樹姍完成筆錄。但這期間,已有三位朋友到超商為葉樹姍各買了四張、每張五千元智冠遊戲儲值卡。有些慈濟師姐以為葉樹姍真的急需購買智冠儲值卡,前往便利商店詢問時,店內人員覺得有異,告訴這些慈濟師姐,她們接到的可能是詐騙訊息,才沒有更多人受騙。

 

1030905葉樹姍的LINE帳號被盜,朋友好意為她買了Mycard儲值卡而被騙。(劉東皋攝).JPG

葉樹姍的LINE帳號被盜,朋友好意為她買了Mycard儲值卡而被騙。(劉東皋攝) 

 

警方全力查辦  卻對日本總公司沒輒

 

    八月二十五日,電信警察與葉樹姍完成筆錄後,二十八日葉樹姍與警察局長邱豐光也交換了意見。雖然邱豐光告訴她,警政署對於這件LINE詐騙事件非常重視,定會盡力破案,但葉樹姍對於LINE這家公司的態度與做法仍難以接受。

 

    葉樹姍在報案及製作筆錄的過程才了解,LINE這家總部在日本的公司,竟然只能透過線上通報遭到盗用帳號及詐騙,連台灣警政單位也沒輒。而且,必須等七至十天,該公司才會有所回應。這樣的處理方式及態度,令她覺得難以接受。

 

    葉樹姍指出,按理講,如果受騙者及受害者發現有被詐騙的情況,既然向警政單位報案成立,LINE公司就應該配合警政單位鎖住詐騙者的帳號,並協助台灣警政單位追蹤詐騙者,將智冠遊戲儲值卡的轉手流向查出來。如此才能掌握時效查到詐騙者。

 

  下載貼圖  疑遭不明網頁騙取密碼

 

__ 2.JPG

 葉樹姍以其過去累積的人脈資源,為台中帶動文化相關活動。

(葉樹姍提供)

 

她深覺不平的是,台灣的警政單位竟要等LINE公司七到十天的時間回覆後才能追蹤查案,根本早就失去先機與時效。據警方的舉例說明,詐騙集團在這段時間可能早就將智冠遊戲儲值卡轉了十幾手後,以每張卡七折價三千五百元在淘寶網或其他拍賣網站上賣掉了。屆時就很難追查原始的詐騙者了。

 

葉樹姍回想自己LINE被盜的原因,可能是在點選下載一項免費貼圖時,手機跳出一個頁面,要她輸入自己的電子信箱帳號,才能下載貼圖。葉樹姍輸入了自己的帳號後隔了兩天,就接到一封自稱是LINE公司發給她的電子信件,通知她說,她的帳號密碼可能被盜,要她前往一個網頁上變更密碼。她信以為真而前往該網頁登入更改自己的密碼。葉樹姍後來懷疑,可能是這一更改信箱密碼的過程,讓她的LINE帳號被盜。

 

不過,另外也有可能是,在她下載別人以LINE傳給她的資料檔時,內藏病毒,而使她的LINE帳號遭到盜用。目前警方正全力偵辦中,也只有等到警方破案後,她才能了解真正原因。

 

到台中市政府擔任文化局長,對葉樹姍而言,可說是一項意外之行。胡志強選上縣市合併後第一屆台中直轄市長時,打電話問她,願不願意到台中擔任新聞局長或文化局長,或許是長期從事新聞主播及媒體主管工作,想放下與新聞媒體有所牽扯的各種事情,自己也對文化創意領域抱有濃厚興趣,而決定接下文化局長一職。

 

關注文創產業  卻遭文創駭客所欺

 

    到任以來,葉樹姍以其過去在新聞界所累積的人脈與關係,的確把台中市的文化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在林柏榕、張溫鷹擔任市長的時代,還常聽到許多人調侃台中市是個文化沙漠,早年的文化城也淪為風化城。因為,很多文化展演活動常路過台中而不入,多數在北展示或演出後,便直接前往台南、高雄展演。因為,台中地區的票房常不理想,顯示文化活動的消費人口相當有限。

 

    十三年前,胡志強第一次選上台中市長後,決意要重振台中文化城之名,也以其早年曾擔任過行政院新聞局長的資歷,與影視文藝界人士建立的深厚淵源,引進許多具全國及國際知名度藝文人士,為台中帶來不少具特色的展演。縣市合併後,葉樹姍也以其資深媒體人、節目主持人、及知名新聞主播等公眾人物的優勢身分及關係,請來不少具全國知名度的文化人、藝文圈人士,為台中市增添更多藝文氣息。

 

    不過,也就因為葉樹姍過去的經歷背景,尤其當了文化局長之後,交際更廣闊,與她以LINE連結通訊的人數近千人。她的LINE帳號被盜後,隔天手機又壞掉,讓她大呼最近「很倒霉」。

 

擔任文化局長後的葉樹姍對文化創意產業投入許多心力,但她大概萬萬不會想到,也算是廣義文創產業之一的LINE軟體及其相關貼圖產業,竟然暗藏禍心毒行,還詐騙到她頭上來。文化也會藏毒,恐是她始料所未及。

 

警方溯源追緝駭客

 

1030905台中市警察局刑大隊長鄧學鑫提醒使用者防範帳號被盜以自保。(劉東皋攝).JPG

台中市警察局刑大隊長鄧學鑫提醒使用者防範帳號被盜以自保。
(劉東皋攝)

 

對於台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的LINE帳號被盜並被用來詐騙,警方指出,理論上,一旦發生帳號被盜,並涉及詐騙案件,業者應立即配合警方調查,但LINE公司總部在日本,台灣分公司只是連繫窗口,台中市警察局必須透過日本總公司調得IP才能追查詐騙者。不過,因牽涉到兩國有無刑事司法互助協定等特殊情況,時效上緩不濟急。

 

警察局科技偵查組認為,葉樹姍部分友人到超商購買智冠遊戲卡點數後,一旦被詐騙者取得遊戲卡密碼,大概當即就被轉了好幾手了。LINE日本總公司提供IP,雖可以追查詐騙者,但被騙取的遊戲卡點數應已被轉賣。警方除透過IP追查外,也將透過被轉賣的遊戲卡點數被誰購買使用,及其匯款流向,再回溯追查販賣源頭,以查緝詐騙者。

 

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長鄧學鑫表示,以盜用LINE帳號等方式行使詐騙的案件,今年上半年最高曾占台中市詐騙手法案件的百分之二十三,因警方的強力宣導,七、八月間已降至所有詐騙手法案件的百分之一點五。

 

他說,LINE的帳號被盜,多數可能是將手機中的交友等相關軟體設定在「開放」的功能;也有可能是點選了不明網址,無意間下載了暗藏病毒的軟體。

 

他承認,諸如FACEBOOK、LINE等使用者遍及全球,且其總公司又設於國外,要追查盜用者及詐騙者,有其難度。一般民眾要避免手機被駭、帳戶被盜,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將「開放」的設定改為「關閉」,等到確實有真正要加入的朋友或連結,再設為「開放」。連結後,再加以關閉。其次,對於不明的網址或程式軟體,不要點選或下載。如此才能保護自己的相關帳號、密碼不會被盜用。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燊    圖:劉小菲提供

 

「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成了劉小菲與吳宛錚兩人大學畢業後的人生啟程之旅。

 

    大學入學一年後,兩人因命運安排,抽籤住在學校同一宿舍裡。同寢室四個人當中,只有她們兩人是台南大學戲劇系同班同學。連續兩年,兩人都抽到同一個寢室,也讓這兩位個性迥異的女生,培養出比一般同學更深的情誼。

 

1030722劉小菲(右)與吳宛錚(左)飾演木小姐與本小姐,展開逃出櫥穿計畫。(劉小菲提供)P20.jpg 劉小菲(右)與吳宛錚(左)飾演木小姐與本小姐,展開逃出櫥窗計畫。

 

 木本小姐的誕生過程

 

大四那一年,未能抽到校內宿舎,兩人各自住在校外,除了上課,只能偶爾碰面聚聚餐,聊聊天。去年五月的一個初夏中午,距離畢業時節不到兩個月,兩人相約在學校附近的麥當勞用餐。忘了是誰先起頭,兩人忽然感慨起來,升大四之後,同學共同上課的科目少了,又不再住學校宿舍,平時很少有見面時間。怎麼就一下子,卻馬上要畢業了。兩個少不更事的女蘿蔔頭,就這麼離愁上心頭。

 

不過,年輕終究不識愁滋味,兩人馬上吱吱喳喳又快活的聊起來說,不如兩人一起來做個戲,讓大四最後這兩個月有些事情忙,彼此也能有更多時間湊在一起。聊著聊著,「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就這麼聊了出來。

 

一開始,兩人只是討論一些構想,從女孩子平時生活周遭的事情開始發想,再把這些發想,朝城市女孩的「異想世界」發展,包括女生們的奇幻異想與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抑與自以為是的不順心等。因為兩人所思考發想的方向是女孩子的異想世界,後來便想到以橱窗模特兒為概念:「每個女孩子都很羨慕櫥窗裡模特兒的標準身材與穿戴的服飾;但橱窗內的模特兒會不會想逃出那個櫥窗框框呢?」兩個木頭模特兒想逃離她們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成了木小姐與本小姐的創作原型。

 

1030722南京大學學生專注看戲。(劉小菲提供)P21.jpg  南京大學學生專注看戲。

 

1030721木本小姐與南京大學同學進行互動溝通。(劉小菲提供)P21.jpg  木本小姐與南京大學同學進行互動溝通。

 

參加藝穗節  意外得獎

 

有了構想及基本架構後,兩人依據架構,一邊以即興表演的方式,將戲本內容記錄下來,一邊繼續聚餐討論劇情,把想到的點子再加進去。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六十分鐘的劇本內容。

 

在創作劇本之初,前一年曾和學長姐參加台北市文化局舉辦的「藝穗節」表演活動的吳宛錚提出建議,為了讓兩人有一個動力與期限完成這齣戲,希望能趕上參加去年八、九月舉辦的藝穗節。六月完成戲本後,兩人七、八月即密集排演、修正劇本。這期間只有兩次的機會前往台北現勘場地,為配合場地,兩人還要憑空想像如何走位及更動劇本內容。

 

兩姐妹原本是抱著趁畢業前以排演一齣戲的方式增加同學間的互動;報名藝穗節則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期限壓力、並抱著上台北玩一玩的心情,才創作完成這齣木本小姐逃亡記。沒想到,藝穗節活動結束後,她們兩人表演的這場逃亡計畫,意外得到了藝穗節頒給「永真明日之星獎」。

 

1030722木本小姐兩人一路逃亡到南京(劉小菲提供)P20.jpg  木本小姐兩人一路逃亡到南京。

 

巡演各地  意外到南京

 

在台北藝穗節演出後,木本小姐受到一些藝文社團的注意。雖然不是一些大團體、大展演空間,但劉小菲與吳宛錚陸續受邀到台北關渡山行、桃園大溪藝文之家公會堂、台中范喜特、台南人戲花園演出。

 

原本只在台灣一些小劇場空間巡演的木本小姐,因緣際會,今年五月竟然也跑到大陸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進行了三天的戲劇交流,雖僅表演了三場木本小姐逃亡記,卻也讓兩人的視野與心眼大開。

 

劉小菲的三位大學同班同學趙芸、宋佳禧與謝雯棋,家都住在高雄,去年畢業前後,幾個大學準畢業生便開始在高雄籌設「聽我說故事劇場」,並找家住台中的劉小菲一起合作推出兒童劇「月亮湖上的香蕉船」。有次月亮湖在台中國美館演出,以交換學生身分在東海大學就讀一學期的大陸南京大學學生玲燕,那天剛好去國美館看了月亮湖的表演。熱愛戲劇的燕玲隨後自己上網找到劉小菲在台中的頑石劇團地址,拜訪了劉小菲,兩人因而成了好朋友;玲燕後來也專程去台南看了木小小姐逃亡記的表演。

 

1030721木本小姐與復旦大學師生輕鬆互動。(劉小菲)P22.jpg  木本小姐與復旦大學師生輕鬆互動。

 

首次去大陸  大開心眼

 

回到南京大學後,玲燕一個人便興致勃勃地連絡校方,籌備邀請劉小菲及吳宛錚到南京大學戲劇系進行演出交流。今年五月下旬,木本小姐即風塵樸樸地前往南京大學進行了兩天二場的表演;也到上海復旦大學表演了一場,並與戲劇系的學生進行交流。

 

首次到大陸進行這樣的交流,讓劉小菲與吳宛錚感到新鮮與驚喜。南京大學的實驗劇場中,擠滿上百名學生,他們在表演後的交流與提問,讓劉小菲兩人深深感受到,兩岸學生思考與學習背景上的差異。南京大學的學生們會問,木本小姐的創作,是否受到哪些經典劇作的精神所影響?是根據什麼樣的基本哲學而發想?並且,他們會引經據典的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點,讓兩位木本小姐驚訝,南京大學戲劇系的學生,在文史哲的基礎上相當深厚。

 

不過,她們也感受到,南京大學戲劇系的學生,比較重寫實,而較少接觸具實驗性的戲劇。在創新上,台灣戲劇系的學生,較有創意;但論文史論述的基礎厚度,台灣學生則遠不及南京大學的學生。且他們在口語表達的訓練,也非常紮實。

 

1030721木本小姐轉移陣地到上海復旦大學。(劉小菲)P22.jpg  木本小姐轉移陣地到上海復旦大學。

 

表演交流  彼此觸動啟發

 

三天後,木本小姐的表演場域轉到上海,與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交流。由於復旦大學中文系隸屬於文學院,而不是藝術學院,多數學生所受的基礎教育偏向文學而非戲劇,因此看戲就和一般單純的觀眾一樣,看得「很熱鬧」;也少了一點學術交流的嚴肅性。木本小姐的每個笑點,復旦大學現場師生都很「精準」的笑開來,而且笑得很high,使得兩位表演者也愈演愈high。觀眾的當下的反應回饋,常會激發劇場表演工作者臨場表現。

 

有位復旦大學的學生問,木本小姐的場景劇情及口語表現,很台灣味,是台灣生活面的呈現;但是否能因應大陸的生活情境及當地口語表達而加以修改。復旦學生的觀點也沒有錯,就如同台灣很多劇場表演者引進歐美知名劇作,但場景與口語修改成台灣的城市或小鎮生活。不過,兩位木本小姐也很聰明的回答說:「既然是交流,就是要讓大陸同學們實際感受台灣的生活場景與口語表達呀」。

 

對於未來,這兩位初踏出社會、初試啼聲的木本系女孩,仍抱著許多的憧憬,也還有許多要學習、經歷的過程。但不論未來的歷程是酸甜、是苦澀,只要勇於汲取,勇敢面對,都會成為灌溉兩人生命成長之樹的養分。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劉東皋

 

四月底一場意外中風,讓司馬中原不講鬼故事了。

   

台灣能把鬼故事講到淋漓盡致、蔚為一時風潮的,是司馬中原。能夠將鬼故事寫出來、說出來、在廣播電視上演播、化為有聲書,成為早年算是熱門文創作品的,司馬中原也可說是台灣第一人。但七月上旬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已「改邪歸正,不講鬼故事了」。

 

1030717司馬中原講鬼故事講到緊張處,經常眉頭一皺說:「恐怖哦~(吳融昊提供)P14.jpg  司馬中原講鬼故事講到緊張處,經常眉頭一皺說:「恐怖哦~」。(圖:吳融昊提供)

 

 

鄉野小說負盛名  講鬼成一絕

 

    司馬中原出身自軍旅,一九七0至八0年代,以鄉野小說聞名,受到當時愛好文藝的青年學子喜好及重視。但他也擅於鄉情散文寫作,描繪人物個性與事境情景,皆入木三分。直到一九九0年代,司馬中原講鬼成了台灣一絕,當時他講得鬼話連篇、鬼影幢幢,也不以為忌;讀者聽眾則都聽得津津有味。

 

    原本想採訪司馬中原、再聽聽他講講更多的鬼故事,卻意外得知,四月下旬他與朋友一場聚餐,四個人開心暢飲,喝掉五瓶高梁,司馬中原當晚即覺不適,隔日就醫,發現有輕微中風現象,立時住院檢查治療。長達一個月的住院診療休養後,才回家靜養。

 

    靜養了一段時間,司馬中原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但他還是會拿自己的記憶開玩笑。他說,剛住院那段時間,腦子裡記憶一片空白,很多人竟然不記得了;包括一位跟了他二十多年的秘書廖小姐,他也想不起來。「愈年輕時候認識的人,大多還記得;中年以後認識的,反而記憶模糊」。還好,現在記憶慢慢恢復,很多人都記起來了。

 

   1030717司馬中原四月底突發一場病,療養了兩個多月,改邪歸正不再講鬼。(劉東皋攝)P14-15.JPG

 

司馬中原四月底突發一場病,療養了兩個多月,改邪歸正不再講鬼。(劉東皋攝影)

 

 

1030717司馬中原為讀者粉絲簽書的神情。(劉東皋攝)P16.JPG

司馬中原為讀者粉絲簽書的神情。(劉東皋攝影)

 

 

記億失而復得  笑稱自己豆腐腦

 

  發生血栓過高之前,高齡八十二的司馬中原一直自認身體很強健,吃喝不忌,平日教書、活動照常。但此次輕微中風住院,自己不記得一些事以後,他也不再逞強。他認為,這樣也好,什麼事都不記得,就什麼事也別去管,輕輕鬆鬆過日子,腦袋放空,身心也放空,反而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每天要吃一碗豆腐腦的司馬中原,笑稱自己現在也是豆腐腦。他說,人要學習放空,而他現在就是在放空。如今還在台北科技大學講授生命學的他,對於生命的存在,有他的一番體認。他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生死死,不生不死,不死不生,所以,「人不要怕死」。

 

  早年也算是愛國作家的司馬中原,如今自稱,自己一直就是「反革命分子」,因為他自己只革自己的命,不革別人的命。他說,他現在不屬於任何黨派,有話就講。但他不會去批評個別人,因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是由很多背後的因素及經歷所造成;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所修練與修為。

 

1030717身穿唐衫的司馬中原,未生病前,白眉白髮,精神奕奕,不知老之將至。(吳融昊提供)P15.jpg  身穿唐衫的司馬中原,未生病前,白眉白髮,精神奕奕,不知老之將至。(圖:吳融昊提供)

 

 

 

談學運  有理想卻失了自持

 

他說,如果一個人「倒吊個三天三夜,卻滴不出一滴墨水來」,自己要負責任。此外,他認為,一個人不能自大自滿,應謙虛學習早年華僑的精神。華僑被稱為革命之母,就是因為早年在海外求生存非常艱苦,卻能謙抑努力,自立自強,成為革命的背後支柱。

 

    因此,對於學運,司馬中原對學生的訴求沒有太多意見,但他希望,任何人都應有謙虛自持的心,不能過於偏頗狂傲;對長者也應有基本的尊重;這些都是屬於個人的修為。

  

    講到總統馬英九,司馬中原的話也不少,思緒與記憶也都很清楚。與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很熟的司馬中原,談起馬英九,一開口就指「馬英九有懼老症」。

 

    年輕時與馬鶴凌在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同事過的司馬中原,兩人私交很好,馬鶴凌幾乎每周都會找一天和司馬中原聊一聊。馬鶴凌在世時,曾對司馬中原說,希望司馬中原夫婦有機會要多教教馬英九,多講講他;因為馬鶴凌自知,馬英九個性有點優柔寡斷,但又相當主觀。不過,司馬中原夫婦沒有直接答應馬鶴凌,他們夫婦回答說,「連你(馬鶴凌)講他(馬英九)都沒有用,我們講他有什麼用?」

   

1030717司馬中原樂觀開朗,咧嘴呵呵笑,有點像背後的彌勒佛。(吳融昊提供)P16.jpg  司馬中原樂觀開朗,咧嘴呵呵笑,有點像背後的彌勒佛。(圖:吳融昊提供)

 

 

論英九  有懼老症  又根底不足

 

    馬英九當了總統後,偶爾會在公開場合遇到司馬中原,但卻從未與司馬中原好好打個招呼、說說話。有次,馬英九上台致詞,十五分鐘的講話,有至少五分鐘以上在講司馬中原的好,但馬英九走下講台時,司馬中原準備站起來向馬英九打招呼,馬英九卻沒看他一眼就從另一頭走掉了。當了六年的總統,馬英九也從未找過司馬中原私下聊個半句話。

 

    司馬中原笑稱,馬英九大概自小被馬鶴凌罵怕了,對於長輩,他因而也避之唯恐不及;怕長輩給他太多意見或多講他兩句。或許是自小在馬鶴凌的嚴厲壓力下,造成馬英九有「懼老症」;所以,包括馬英九所用的團隊中,很少有人年紀比他大;年紀比他大的人給他的建議,他也不太會接納。

 

    曾經教過馬以南、和馬英九打過乒乓球的司馬中原,對馬英九個性與根性的觀察是,「不中不西、不洋不土、不上不下、根性不足」。意指,馬英九雖然留過洋、學了些中外知識,但缺乏中、西知識理論深厚的哲學觀,系統性不足,但卻又有強烈主觀意識,造成個性上的缺陷。

 

    馬英九養成的這種個性,導致他無法察納雅言及善用年長者的智慧。但不想多所批評馬英九的司馬中原,只能說:「馬英九是好人,但我懷疑他是個好總統。」

 

    靜養中的司馬中原,謙稱自己如今就是個平民百姓。但一生經歷豐富的他,對於國政時事,其實有他深刻的體驗與看法。只是,如今因病少出門的司馬中原,也只能靜觀時局,笑談春秋了。

 

 

司馬中原吳惟靜的一世情

 

      1030721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夫妻兩人的感情,愈老愈甜蜜。(劉東皋攝)P17.JPG

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夫妻兩人的感情,愈老愈甜蜜。(圖:吳融昊提供)

 

1030717司馬中原(右三)與妻子吳惟靜(右四),及家中六個小孩攝於三十年前台北市吳興街舊家。(吳融昊提供)P17.jpg司馬中原(右三)與妻子吳惟靜(右四),及家中六個小孩攝於三十年前台北市吳興街舊家。(圖:吳融昊提供)

 

 

    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江蘇淮陰人,會和吳惟靜相識而結婚,皆因大時代的戰亂所促成。吳惟靜南京出生,但父親老家也在淮陰。民國二十年出生的吳惟靜,小時候就跟著父親躲避日本侵略戰爭與國共內戰。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局勢緊張之時,她自己一個人報名參加孫立人將軍成立的女青年大隊,隻身離家到台灣,父親吳昶卻因為一家子人太多,無法跟隨總統府的軍機飛到台灣,就此留在大陸。

 

    吳惟靜回憶說,父親吳昶毛筆字寫得漂亮,且又曾在軍事委員會底下的法制委員會工作過,在重慶總統府上班時,是老蔣總統的重要文膽;連蔣中正的結婚證書,都是父親寫的字。國共情勢最緊張的時刻,蔣中正才搭軍機到台灣,但吳昶為顧及家人,未隨同上機;但隨後就沒有飛機可到台灣了。幸好,吳昶雖留在大陸,但中共仍讓他有糊口的工作,先是賣些雜貨生意,後來也讓他得以做些文書工作。

 

    民國四十一年,吳惟靜被派到台中干城營區服務,愛好寫文章投稿的吳惟靜,有次投稿「半月文藝」,被負責審稿的司馬中原看到,以為是淮陰家鄉的堂姐妹,寫信來探詢。一開始,吳惟靜以為是軍中無聊男子藉故搭訕,後來才了解司馬中原真的在找家鄉親人。在那個逃難年代,離鄉背井後又遇到同鄉,就像親人一樣親切。兩人互動往來後,逐漸滋生愛苗而結婚。婚後生了五子一女,如今各自成家立業了。

 

    結婚一甲子以來,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兩人的感情老而彌堅。司馬中原四月底未突然輕微中風之前,吳惟靜因長期身體弱,司馬中原都親身為她整理藥食、作飯煎蛋;這次司馬中原生病初癒,在家靜養,換吳惟靜陪伴照料他。司馬中原接受本刊採訪時,吳惟靜擔心自己頭髮未梳理好,不想拍照,司馬中原一直叫她坐到旁邊來,兩老一起牽手拍照,令人會心欽羨。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