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燊    圖:劉小菲提供

 

「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成了劉小菲與吳宛錚兩人大學畢業後的人生啟程之旅。

 

    大學入學一年後,兩人因命運安排,抽籤住在學校同一宿舍裡。同寢室四個人當中,只有她們兩人是台南大學戲劇系同班同學。連續兩年,兩人都抽到同一個寢室,也讓這兩位個性迥異的女生,培養出比一般同學更深的情誼。

 

1030722劉小菲(右)與吳宛錚(左)飾演木小姐與本小姐,展開逃出櫥穿計畫。(劉小菲提供)P20.jpg 劉小菲(右)與吳宛錚(左)飾演木小姐與本小姐,展開逃出櫥窗計畫。

 

 木本小姐的誕生過程

 

大四那一年,未能抽到校內宿舎,兩人各自住在校外,除了上課,只能偶爾碰面聚聚餐,聊聊天。去年五月的一個初夏中午,距離畢業時節不到兩個月,兩人相約在學校附近的麥當勞用餐。忘了是誰先起頭,兩人忽然感慨起來,升大四之後,同學共同上課的科目少了,又不再住學校宿舍,平時很少有見面時間。怎麼就一下子,卻馬上要畢業了。兩個少不更事的女蘿蔔頭,就這麼離愁上心頭。

 

不過,年輕終究不識愁滋味,兩人馬上吱吱喳喳又快活的聊起來說,不如兩人一起來做個戲,讓大四最後這兩個月有些事情忙,彼此也能有更多時間湊在一起。聊著聊著,「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就這麼聊了出來。

 

一開始,兩人只是討論一些構想,從女孩子平時生活周遭的事情開始發想,再把這些發想,朝城市女孩的「異想世界」發展,包括女生們的奇幻異想與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抑與自以為是的不順心等。因為兩人所思考發想的方向是女孩子的異想世界,後來便想到以橱窗模特兒為概念:「每個女孩子都很羨慕櫥窗裡模特兒的標準身材與穿戴的服飾;但橱窗內的模特兒會不會想逃出那個櫥窗框框呢?」兩個木頭模特兒想逃離她們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成了木小姐與本小姐的創作原型。

 

1030722南京大學學生專注看戲。(劉小菲提供)P21.jpg  南京大學學生專注看戲。

 

1030721木本小姐與南京大學同學進行互動溝通。(劉小菲提供)P21.jpg  木本小姐與南京大學同學進行互動溝通。

 

參加藝穗節  意外得獎

 

有了構想及基本架構後,兩人依據架構,一邊以即興表演的方式,將戲本內容記錄下來,一邊繼續聚餐討論劇情,把想到的點子再加進去。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木本小姐的逃亡計畫」六十分鐘的劇本內容。

 

在創作劇本之初,前一年曾和學長姐參加台北市文化局舉辦的「藝穗節」表演活動的吳宛錚提出建議,為了讓兩人有一個動力與期限完成這齣戲,希望能趕上參加去年八、九月舉辦的藝穗節。六月完成戲本後,兩人七、八月即密集排演、修正劇本。這期間只有兩次的機會前往台北現勘場地,為配合場地,兩人還要憑空想像如何走位及更動劇本內容。

 

兩姐妹原本是抱著趁畢業前以排演一齣戲的方式增加同學間的互動;報名藝穗節則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期限壓力、並抱著上台北玩一玩的心情,才創作完成這齣木本小姐逃亡記。沒想到,藝穗節活動結束後,她們兩人表演的這場逃亡計畫,意外得到了藝穗節頒給「永真明日之星獎」。

 

1030722木本小姐兩人一路逃亡到南京(劉小菲提供)P20.jpg  木本小姐兩人一路逃亡到南京。

 

巡演各地  意外到南京

 

在台北藝穗節演出後,木本小姐受到一些藝文社團的注意。雖然不是一些大團體、大展演空間,但劉小菲與吳宛錚陸續受邀到台北關渡山行、桃園大溪藝文之家公會堂、台中范喜特、台南人戲花園演出。

 

原本只在台灣一些小劇場空間巡演的木本小姐,因緣際會,今年五月竟然也跑到大陸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進行了三天的戲劇交流,雖僅表演了三場木本小姐逃亡記,卻也讓兩人的視野與心眼大開。

 

劉小菲的三位大學同班同學趙芸、宋佳禧與謝雯棋,家都住在高雄,去年畢業前後,幾個大學準畢業生便開始在高雄籌設「聽我說故事劇場」,並找家住台中的劉小菲一起合作推出兒童劇「月亮湖上的香蕉船」。有次月亮湖在台中國美館演出,以交換學生身分在東海大學就讀一學期的大陸南京大學學生玲燕,那天剛好去國美館看了月亮湖的表演。熱愛戲劇的燕玲隨後自己上網找到劉小菲在台中的頑石劇團地址,拜訪了劉小菲,兩人因而成了好朋友;玲燕後來也專程去台南看了木小小姐逃亡記的表演。

 

1030721木本小姐與復旦大學師生輕鬆互動。(劉小菲)P22.jpg  木本小姐與復旦大學師生輕鬆互動。

 

首次去大陸  大開心眼

 

回到南京大學後,玲燕一個人便興致勃勃地連絡校方,籌備邀請劉小菲及吳宛錚到南京大學戲劇系進行演出交流。今年五月下旬,木本小姐即風塵樸樸地前往南京大學進行了兩天二場的表演;也到上海復旦大學表演了一場,並與戲劇系的學生進行交流。

 

首次到大陸進行這樣的交流,讓劉小菲與吳宛錚感到新鮮與驚喜。南京大學的實驗劇場中,擠滿上百名學生,他們在表演後的交流與提問,讓劉小菲兩人深深感受到,兩岸學生思考與學習背景上的差異。南京大學的學生們會問,木本小姐的創作,是否受到哪些經典劇作的精神所影響?是根據什麼樣的基本哲學而發想?並且,他們會引經據典的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點,讓兩位木本小姐驚訝,南京大學戲劇系的學生,在文史哲的基礎上相當深厚。

 

不過,她們也感受到,南京大學戲劇系的學生,比較重寫實,而較少接觸具實驗性的戲劇。在創新上,台灣戲劇系的學生,較有創意;但論文史論述的基礎厚度,台灣學生則遠不及南京大學的學生。且他們在口語表達的訓練,也非常紮實。

 

1030721木本小姐轉移陣地到上海復旦大學。(劉小菲)P22.jpg  木本小姐轉移陣地到上海復旦大學。

 

表演交流  彼此觸動啟發

 

三天後,木本小姐的表演場域轉到上海,與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交流。由於復旦大學中文系隸屬於文學院,而不是藝術學院,多數學生所受的基礎教育偏向文學而非戲劇,因此看戲就和一般單純的觀眾一樣,看得「很熱鬧」;也少了一點學術交流的嚴肅性。木本小姐的每個笑點,復旦大學現場師生都很「精準」的笑開來,而且笑得很high,使得兩位表演者也愈演愈high。觀眾的當下的反應回饋,常會激發劇場表演工作者臨場表現。

 

有位復旦大學的學生問,木本小姐的場景劇情及口語表現,很台灣味,是台灣生活面的呈現;但是否能因應大陸的生活情境及當地口語表達而加以修改。復旦學生的觀點也沒有錯,就如同台灣很多劇場表演者引進歐美知名劇作,但場景與口語修改成台灣的城市或小鎮生活。不過,兩位木本小姐也很聰明的回答說:「既然是交流,就是要讓大陸同學們實際感受台灣的生活場景與口語表達呀」。

 

對於未來,這兩位初踏出社會、初試啼聲的木本系女孩,仍抱著許多的憧憬,也還有許多要學習、經歷的過程。但不論未來的歷程是酸甜、是苦澀,只要勇於汲取,勇敢面對,都會成為灌溉兩人生命成長之樹的養分。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劉東皋

 

四月底一場意外中風,讓司馬中原不講鬼故事了。

   

台灣能把鬼故事講到淋漓盡致、蔚為一時風潮的,是司馬中原。能夠將鬼故事寫出來、說出來、在廣播電視上演播、化為有聲書,成為早年算是熱門文創作品的,司馬中原也可說是台灣第一人。但七月上旬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已「改邪歸正,不講鬼故事了」。

 

1030717司馬中原講鬼故事講到緊張處,經常眉頭一皺說:「恐怖哦~(吳融昊提供)P14.jpg  司馬中原講鬼故事講到緊張處,經常眉頭一皺說:「恐怖哦~」。(圖:吳融昊提供)

 

 

鄉野小說負盛名  講鬼成一絕

 

    司馬中原出身自軍旅,一九七0至八0年代,以鄉野小說聞名,受到當時愛好文藝的青年學子喜好及重視。但他也擅於鄉情散文寫作,描繪人物個性與事境情景,皆入木三分。直到一九九0年代,司馬中原講鬼成了台灣一絕,當時他講得鬼話連篇、鬼影幢幢,也不以為忌;讀者聽眾則都聽得津津有味。

 

    原本想採訪司馬中原、再聽聽他講講更多的鬼故事,卻意外得知,四月下旬他與朋友一場聚餐,四個人開心暢飲,喝掉五瓶高梁,司馬中原當晚即覺不適,隔日就醫,發現有輕微中風現象,立時住院檢查治療。長達一個月的住院診療休養後,才回家靜養。

 

    靜養了一段時間,司馬中原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但他還是會拿自己的記憶開玩笑。他說,剛住院那段時間,腦子裡記憶一片空白,很多人竟然不記得了;包括一位跟了他二十多年的秘書廖小姐,他也想不起來。「愈年輕時候認識的人,大多還記得;中年以後認識的,反而記憶模糊」。還好,現在記憶慢慢恢復,很多人都記起來了。

 

   1030717司馬中原四月底突發一場病,療養了兩個多月,改邪歸正不再講鬼。(劉東皋攝)P14-15.JPG

 

司馬中原四月底突發一場病,療養了兩個多月,改邪歸正不再講鬼。(劉東皋攝影)

 

 

1030717司馬中原為讀者粉絲簽書的神情。(劉東皋攝)P16.JPG

司馬中原為讀者粉絲簽書的神情。(劉東皋攝影)

 

 

記億失而復得  笑稱自己豆腐腦

 

  發生血栓過高之前,高齡八十二的司馬中原一直自認身體很強健,吃喝不忌,平日教書、活動照常。但此次輕微中風住院,自己不記得一些事以後,他也不再逞強。他認為,這樣也好,什麼事都不記得,就什麼事也別去管,輕輕鬆鬆過日子,腦袋放空,身心也放空,反而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每天要吃一碗豆腐腦的司馬中原,笑稱自己現在也是豆腐腦。他說,人要學習放空,而他現在就是在放空。如今還在台北科技大學講授生命學的他,對於生命的存在,有他的一番體認。他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生死死,不生不死,不死不生,所以,「人不要怕死」。

 

  早年也算是愛國作家的司馬中原,如今自稱,自己一直就是「反革命分子」,因為他自己只革自己的命,不革別人的命。他說,他現在不屬於任何黨派,有話就講。但他不會去批評個別人,因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是由很多背後的因素及經歷所造成;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所修練與修為。

 

1030717身穿唐衫的司馬中原,未生病前,白眉白髮,精神奕奕,不知老之將至。(吳融昊提供)P15.jpg  身穿唐衫的司馬中原,未生病前,白眉白髮,精神奕奕,不知老之將至。(圖:吳融昊提供)

 

 

 

談學運  有理想卻失了自持

 

他說,如果一個人「倒吊個三天三夜,卻滴不出一滴墨水來」,自己要負責任。此外,他認為,一個人不能自大自滿,應謙虛學習早年華僑的精神。華僑被稱為革命之母,就是因為早年在海外求生存非常艱苦,卻能謙抑努力,自立自強,成為革命的背後支柱。

 

    因此,對於學運,司馬中原對學生的訴求沒有太多意見,但他希望,任何人都應有謙虛自持的心,不能過於偏頗狂傲;對長者也應有基本的尊重;這些都是屬於個人的修為。

  

    講到總統馬英九,司馬中原的話也不少,思緒與記憶也都很清楚。與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很熟的司馬中原,談起馬英九,一開口就指「馬英九有懼老症」。

 

    年輕時與馬鶴凌在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同事過的司馬中原,兩人私交很好,馬鶴凌幾乎每周都會找一天和司馬中原聊一聊。馬鶴凌在世時,曾對司馬中原說,希望司馬中原夫婦有機會要多教教馬英九,多講講他;因為馬鶴凌自知,馬英九個性有點優柔寡斷,但又相當主觀。不過,司馬中原夫婦沒有直接答應馬鶴凌,他們夫婦回答說,「連你(馬鶴凌)講他(馬英九)都沒有用,我們講他有什麼用?」

   

1030717司馬中原樂觀開朗,咧嘴呵呵笑,有點像背後的彌勒佛。(吳融昊提供)P16.jpg  司馬中原樂觀開朗,咧嘴呵呵笑,有點像背後的彌勒佛。(圖:吳融昊提供)

 

 

論英九  有懼老症  又根底不足

 

    馬英九當了總統後,偶爾會在公開場合遇到司馬中原,但卻從未與司馬中原好好打個招呼、說說話。有次,馬英九上台致詞,十五分鐘的講話,有至少五分鐘以上在講司馬中原的好,但馬英九走下講台時,司馬中原準備站起來向馬英九打招呼,馬英九卻沒看他一眼就從另一頭走掉了。當了六年的總統,馬英九也從未找過司馬中原私下聊個半句話。

 

    司馬中原笑稱,馬英九大概自小被馬鶴凌罵怕了,對於長輩,他因而也避之唯恐不及;怕長輩給他太多意見或多講他兩句。或許是自小在馬鶴凌的嚴厲壓力下,造成馬英九有「懼老症」;所以,包括馬英九所用的團隊中,很少有人年紀比他大;年紀比他大的人給他的建議,他也不太會接納。

 

    曾經教過馬以南、和馬英九打過乒乓球的司馬中原,對馬英九個性與根性的觀察是,「不中不西、不洋不土、不上不下、根性不足」。意指,馬英九雖然留過洋、學了些中外知識,但缺乏中、西知識理論深厚的哲學觀,系統性不足,但卻又有強烈主觀意識,造成個性上的缺陷。

 

    馬英九養成的這種個性,導致他無法察納雅言及善用年長者的智慧。但不想多所批評馬英九的司馬中原,只能說:「馬英九是好人,但我懷疑他是個好總統。」

 

    靜養中的司馬中原,謙稱自己如今就是個平民百姓。但一生經歷豐富的他,對於國政時事,其實有他深刻的體驗與看法。只是,如今因病少出門的司馬中原,也只能靜觀時局,笑談春秋了。

 

 

司馬中原吳惟靜的一世情

 

      1030721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夫妻兩人的感情,愈老愈甜蜜。(劉東皋攝)P17.JPG

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夫妻兩人的感情,愈老愈甜蜜。(圖:吳融昊提供)

 

1030717司馬中原(右三)與妻子吳惟靜(右四),及家中六個小孩攝於三十年前台北市吳興街舊家。(吳融昊提供)P17.jpg司馬中原(右三)與妻子吳惟靜(右四),及家中六個小孩攝於三十年前台北市吳興街舊家。(圖:吳融昊提供)

 

 

    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江蘇淮陰人,會和吳惟靜相識而結婚,皆因大時代的戰亂所促成。吳惟靜南京出生,但父親老家也在淮陰。民國二十年出生的吳惟靜,小時候就跟著父親躲避日本侵略戰爭與國共內戰。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局勢緊張之時,她自己一個人報名參加孫立人將軍成立的女青年大隊,隻身離家到台灣,父親吳昶卻因為一家子人太多,無法跟隨總統府的軍機飛到台灣,就此留在大陸。

 

    吳惟靜回憶說,父親吳昶毛筆字寫得漂亮,且又曾在軍事委員會底下的法制委員會工作過,在重慶總統府上班時,是老蔣總統的重要文膽;連蔣中正的結婚證書,都是父親寫的字。國共情勢最緊張的時刻,蔣中正才搭軍機到台灣,但吳昶為顧及家人,未隨同上機;但隨後就沒有飛機可到台灣了。幸好,吳昶雖留在大陸,但中共仍讓他有糊口的工作,先是賣些雜貨生意,後來也讓他得以做些文書工作。

 

    民國四十一年,吳惟靜被派到台中干城營區服務,愛好寫文章投稿的吳惟靜,有次投稿「半月文藝」,被負責審稿的司馬中原看到,以為是淮陰家鄉的堂姐妹,寫信來探詢。一開始,吳惟靜以為是軍中無聊男子藉故搭訕,後來才了解司馬中原真的在找家鄉親人。在那個逃難年代,離鄉背井後又遇到同鄉,就像親人一樣親切。兩人互動往來後,逐漸滋生愛苗而結婚。婚後生了五子一女,如今各自成家立業了。

 

    結婚一甲子以來,司馬中原與吳惟靜兩人的感情老而彌堅。司馬中原四月底未突然輕微中風之前,吳惟靜因長期身體弱,司馬中原都親身為她整理藥食、作飯煎蛋;這次司馬中原生病初癒,在家靜養,換吳惟靜陪伴照料他。司馬中原接受本刊採訪時,吳惟靜擔心自己頭髮未梳理好,不想拍照,司馬中原一直叫她坐到旁邊來,兩老一起牽手拍照,令人會心欽羨。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劉東皋

 

 

 

台中市議員第十一選區─東南區,明明只有四個議員席次,然國民黨與民進黨不但各自增提一人,連親民黨也來攪局插旗提名搶一席;使得東南區成了年底市議員選舉的激烈戰區之一。

 

東南區現有議員席次,國民黨與民進黨各有兩位,國民黨為李中、林珮涵;民進黨為何敏誠與邱素貞。但此次兩黨都採高額提名,國民黨除現任兩人外,增提顏妏真;民進黨除現任二人,再增提曾參選的鄭功進。六人爭四席,本就已經有得拼了,親民黨趁亂也要搶一席,提名廖興生。

 

1030731李中四年前吊車尾,此次如臨深淵,不敢大易。(劉東皋攝).JPG 

李中四年前吊車尾,此次如臨深淵,不敢大意。

 

 

                               

激烈戰區  親民黨也插一腳

 

四年前縣市合併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東南區議員席次從八席降為四席,競爭原就激烈。當時國民黨提名李中、林珮涵及賴頣年,民進黨提名何敏誠、邱素貞與鄭功進。以無黨籍參選的則有林家揚、廖興生、與顏妏真。經過一場激烈混戰,林珮涵、何敏誠、邱素真各得一萬五千多票當選,李中則以一二二八九票,在東南區吊車尾選上台中直轄市首屆市議員。落選頭是同黨的賴頣年,只輸李中二十五票;民進黨鄭功進也只輸李中六百票。顏妏真、林家揚、廖興生則分別拿到八四三0票、四九七0票與二九四0票。

 

此次年底選舉,顏妏真取代賴頣年獲國民黨提名;民進黨的鄭功進則捲土重來。加上前次拿到近三千票的廖興生打著親民黨旗號再度上陣,顯然,前次只以一萬二千二百多票當選的李中,最有可能被擠下來。

 

李中承認他的選情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但他認為,每一位現任議員經過四年的經營,基礎應該比四年前鞏固,新人要爭出頭並不容易。

 

四年前,國民黨東南區市議員民調,李中原排名第二;縣市合併前,李中又曾是東南區第一高票當選的議員,因而讓他及他的支持者過於大意。有些支持者覺得李中當選沒有問題,轉而支持其他人或未充分催票,讓李中差點陰溝翻船。

 

1030731邱素貞(前左三)勤跑基層,是媽媽型議員,以親切服務取勝。(劉東皋攝).JPG  

邱素貞(左前三)勤跑基層,是媽媽型議員,以親切服務取勝。

 

 

兩黨都增提  還有無黨籍

 

最弔詭的是賴頤年。據了解,四年前他的民調還排在李中之前,選戰打下來之後,反成了落選頭。年底據稱他將推出自己的兒子賴建豪接棒,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但賴建豪年紀尚輕,又缺乏基層根基與選戰經驗,能否充分接收賴頤年的基礎,尚有疑慮。因此地方有人推測,賴頤年有可能最後自己出馬再選。

 

親民黨號稱年底選舉打出「為三中服務,為基層發聲」的旗號,在全台都會選區中,廣招人馬。此次於東南區推出的廖興生,原是東南區眷村出身,屬性本就偏藍,且已參選過多次基層選舉;四年前即以無黨籍參選東南區市議員,拿下二千九百多票。如今靠親民黨的招牌加持,對李中不見得有威脅,但影響不可免,恐怕反而讓綠營有機可乘。

 

藍營現有兩席議員中,林珮涵相對較穩。她的母親林張久美、妹妹林佩樂,都曾任市議員,林珮涵等於承接家族在東南區的政治資源與基礎,上次高票當選,不讓人意外。然而,此次國民黨又增加提名顏妏真,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顏妏真的父親顏英男曾是原台中市議員,之前在電視媒體擔任記者的顏妏真,四年前就以無黨籍參選議員,拿下八千四百多票,顯現顏家的基層實力。此次國民黨增提顏妏真,對民進黨的邱素貞影響應不大,反而對李中有影響。

 

1030731何敏誠根基穩固,撼動不易。(劉東皋攝).JPG  

何敏誠根基穩固,撼動不易。

 

 

三女大戰  擠壓一中

 

邱素貞是那種勤於噓寒問暖、勤跑地方、到處服務的媽媽型市議員,顏妏真要挖到她的票,因屬性頗有差異,並不容易。但與同黨的林珮涵,兩人類型相近,背後又都屬傳統地方政治家族,反而會對林珮涵造成干擾。除非顏妏真有更大爆發力,贏過邱素貞;但即使如此,邱素貞的票數如贏過李中,倒霉的還是李中。

 

民進黨何敏誠歷任五屆市議員,父親是曾任省議員的民進黨創黨元老何春木,弟弟何敏豪曾任立法委員,在東南區根基穩固。其票源多屬偏綠選民。就綠營現有的兩席而言,何敏誠與邱素貞各具春秋,且再經過四年經營,更不易被攻下。民進黨多提一名鄭功進,目的自然也是想搶下李中那一席。

 

但李中還是四年前的吳下阿蒙嗎?曾經也拿過東南區市議員第一高票的李中,這四年來的問政與基層耕耘,能否讓他再創高峰?只能待十一月二十九日那天驗證了。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 劉東皋

 

    自從宣布要參選連任後,胡志強「做太久」,就一直成為民進黨陣營攻擊的重點。國民黨陣營只好以「做得好比做得久更重要」來回應這樣的攻擊。

 

   做得好比做得久重要?

 

胡志強也在公開場合一再強調,他能夠連任當選市長,是台中市民的選擇與支持,也是市民對他的肯定,民進黨批評他做太久,難道是在指責支持他的市民嗎?

 

胡志強講的沒錯,但民進黨指陳的也對。市民支持胡志強連任、讓他擔任十三年的市長,那是過去式。而民進黨所指陳的,則是指未來四年應該要換人了。

 

依法與理,台中縣市合併後,對原台中縣區的市民而言,胡志強只當了一屆市長,他本就可以再參選連任一次。同樣的,在法理上,讓全台中市民再一次投票選擇要不要胡志強,也是市民的自由選擇,勝敗全由市民決定。

 

人性喜新厭舊  老胡吃虧

 

就現代民主社會的慣例,市長大多只允許連任一次;目的在避免主政者掌權太久,產生自大與腐化的現象。而在人性情感上,一個市長在位十多年,市民天天在公開場合與媒體看到的,都是那張熟面孔,情感上也會產生彈性疲乏,總希望換張新鮮臉孔來瞧瞧。這是人性中喜新厭舊的根性所致,無以避免。

 

不過,不講法、理、情,純就組織管理的客觀分析來看,一個人在位太久,尤其是企業的執行長(CEO),做太久到底是好還是壞?其實沒有定論,依組織環境現象不同,而各有優缺點。

 

台灣有不少位知名企業家,不論是掛名董事長、總裁或執行長,因實際負責營運管理與決策,因此都是實質的CEO。包括郭台銘、張忠謀與施振榮等人,都曾信誓旦旦在到達某個年紀後要退休交棒,也的確交棒了一段時間,卻又回頭再掌理公司。這是因為,要運作一個大型企業,一個最高領導人的能力,包括對政經環境的洞見認知、通盤技術與管理經驗知識的累積、(生)產、(行)銷、研(發)等各單位系統(勢力)的權力平衡與帶領,在還沒有一個妥善的接班人培養與傳承過程下,一旦交棒錯誤,輕者造成企業重大損害,重則恐怕會讓企業分崩離析。

 

自胡志強宣布參選連仼後,民進黨批評他做太久的聲音一直不斷。(劉東皋攝).JPG

  自胡志強宣布參選連任後,民進黨批評他做太久的聲音一直不斷。

 

在位太久 就怕自大腐化

 

但一個組織領導人在位太久的缺點,除了體力日衰,還恐怕會發生腦力退化、知識經驗落伍不能與時俱進、注重階級傳統而怯於創新、陷於權力腐化自大而不自知等問題。

 

要如何分辨在位太久是好是壞?一般而言,國外大型民營組織與企業的CEO,都會由董事會依企業未來發展需求來評核挑選。但重點還在於,董事會也必須有視人之明與洞見事實的能力,才能依企業未來策略發展或組織改造所需,挑選適當的CEO人才。

 

試舉美國兩家規模相當的百年企業IBM與奇異(GE)電子集團為例。IBM曾是一家獲利佳、受敬重的全球企業。好景不常,一九九0年盈餘創下高峰後,隨後在瞬息萬變的電腦產業環境中,遭逢重大挫折,曾大幅虧損一百六十億美元,並裁員四萬五千名員工。

 

 

一九九三年,IBM公司董事會撤換CEO,也不對內舉才,而是向外求才,找來葛斯納(Lou Gerstner, Jr.)擔任執行長。自一九九三年四月至二00二年,葛斯納將IBM自「藍色的憂鬰巨人」重新打造成獲利八十億美元、員工再增數萬人的企業。IBM董事會的成員了解,公司內部人員受限於傳統體制與思維,無法大破大立,因而找來不曾在電腦業待過的葛斯納,重新進行組織改造。

 

有人做不好就撤換  有人一做二十年

 

與IBM不同的是,自一九六0年進入奇異,並於一九八一年、四十五歲成為奇異第八任執行長的傑克威爾許(Jeck Welch),當了二十年的CEO才退休,退休時,被美國雜誌譽為上一世紀最偉大的CEO,在他帶領下,奇異不斷創新改變與成長。

 

IBM與GE都是年營收上千億美元、全球員工數十萬人的企業。但不論是葛斯納或傑克威爾許,面對這麼龐大的企業,都強調,在企業改造的過程中、組織文化變革的重要性。兩人各花了數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推動組織文化變革。

 

而CEO能不能做得久,前提當然是要看他對組織、員工、與消費者,有沒有持續而重大的貢獻,那才有意義。

 

如果依一般民主慣例,胡志強的確做得超乎尋常的久。但台中縣市合併,讓胡志強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的這個歷史時點,有可以做得如此久的機緣;且因而可以為合併後的大台中市進行公務體系的變革及都市改造。但他能不能再次連任,除了要看選民嫌不嫌他過了賞味期外,尚取決於多數選民對他的整體(為台中市所做)貢獻的認知了!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志強以政績牌訴求險中求勝。(劉東皋攝).JPG      胡志強民調落後,以政績牌訴求險中求勝。

 

 圖文:劉東皋 

       

 

    台中市長胡志強參選連任的競選主軸,強打政績牌。但面對民調落後於林佳龍、原台中縣選民的冷漠以對、以及地方派系的冷眼對待,胡志強單單只靠強打一個政績牌,就能夠險中求勝嗎?很多人不樂觀,但對國民黨而言,台中不能輸,否則二0一六總統大選必然凶多吉少。再怎麼不樂觀,國民黨必須扭轉胡志強的選情,尋求險中求勝之計。

 

民調落後 國民黨尋求險中求勝

 

    台中市長胡志強宣布參選連任以來,民調長期落後於民進黨參選人林佳龍。直到七月十八日,胡志強成立競選辦公室,推出文宣主軸時,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委江士良對外雖稱,胡、林二人民調,已在誤差範圍內。但這亦表示,胡志強的民調支持度,還在急起直追中。

 

    距離選舉投票剩三個多月,國民黨還能有何妙計?政績牌或許可以稍微讓市民感受到市政一點成績,讓民調稍微回升一些。但原台中縣民對胡志強有著先天一種「感覺不對」的冷淡感,政績牌溫熱不了他們的情感,如果不能破除這種感受,胡志強的民調恐怕也難有大幅起色,支持度難以提升。

 

    此外,縣市合併後,胡志強與原台中縣紅黑派系,有著根本上的矛盾。胡志強在四年前的選舉,只以三萬票小勝,原台中縣還輸了一萬多票。選後有人認為,原台中縣派系並未力挺胡志強;再者,縣市合併後,胡志強也未讓原地方派系的資深大老擔任副市長等要職,胡志強與派系,也因此種下嫌隙之苗。

 

原台中縣派系難整合

 

  胡志強擔任合併後第一任台中直轄市長,一上台,開始就要面對縣市建設資源的分配、公務體系的整合、副市長及政務官的位子分派,等等;與原台中縣的派系及既有公務體系,必然產生相當大的磨合過程。平心而論,胡志強要操持這一磨合過程,做到均衡原縣市公共利益、以及地方派系權力利益分派等問題,確實必須花費很大心力。縣市合併前兩年,不斷的聽聞有些原縣府公務人員對升職的不滿、轉任區長的原鄉鎮長表達對市府公務往來的難以適應、以及原縣區派系市議員對局處長不買帳的怨氣等。

 

  市政治理,本就還牽涉到政治資源的分配。各地區議員,重視的是區域建設發展;而派系大老,在建設資源分配趨向透明與合理化的過程中,重視的則是人情義理的尊重。胡志強這三、四年來,被部分紅派及原縣區人士認為「路過都沒有來看一下」、「都市人的味道太濃、姿態高」,類似的聲音,逐漸匯成「派系不滿胡志強」、「原台中縣區被邊緣化」的口語傳播。

 

原縣區被邊緣化成為中傷要害

 

    原台中縣民真的對胡志強不滿嗎?如果以比例而言,胡志強四年前在原縣區輸了一萬多票,但其實與蘇嘉全的得票率相近,等於也有至少四成九以上的選民在當時還是支持胡志強。一再強調原台中縣民不滿胡志強,國民黨認為是一種誇大的選舉語言;就如同一再強調原縣區建設被邊緣化的說法,也是競爭對手(包括國民黨內不滿胡志強的地方人士)的策略性用語。

 

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四年前原台中縣選民不支持胡志強的人,比例上雖較多,但也將近有一半支持胡志強;而近四年來胡志強在原台中縣的建設,是否能受到多數原縣區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則有待年底投票論輸贏。

 

胡志強另一個最大的致命傷之一,就是經常被批評「做太久了」。依民主常態而言,胡志強確實做了很久。一般民主國家的國家元首或地方首長,做滿兩任就要交棒,這是較合乎「自然」的常態。但胡志強做了兩任原台中市長之後,再選上合併後的台中直轄市長,就法理上,他有權利再連任一屆。

 

過了賞味期  民調受影響

 

以原台中縣的市民而言,胡志強其實只幹了一屆,連任後,是可以好好進一步規劃及執行縣市合併後大台中建設;但就原台中市民而言,他已幹了三屆,再連任一屆,小朋友從出生到十七歲,高中都快畢業了,年輕人從小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市長胡志強的身影,確實是有夠久。連胡志強自己都曾調侃說,政治人物也有「賞味期」的問題;做久了選民覺得不新鮮。

 

 

胡志強強打政績牌,連總統馬英九也到台中試乘BRT,為他拉抬聲勢。(劉東皋攝).JPG胡志強強打政績牌,連總統馬英也到台中試乘BRT,為他拉抬聲勢。

 

就此而言,國民黨在推不出更有把握贏得市長選戰的人選,胡志強也決定依黨內初選結果而繼續參選;則也只有如胡志強所言,他的連任與否,交給選民做最後決定。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委江士良的分析認為,民進黨及部分媒體所提出的台中市長支持度民調,與國民黨內部進行的民調,有相當的落差。依據國民黨內部的民調看,胡志強與林佳龍的差距只在十個百分點以下。

 

    江士良指出,民調的提問內容、問卷的方式、抽樣的方法,都會影響民調結果。而一般媒體所做的民調,為在很短的幾天內完成,提問與抽樣過程,會有較大偏誤。國民黨所做民調,是為了詳細分析選情,所以有更深入及周詳的抽樣問卷過程,包括問卷的內容、抽樣調查的過程及提問的方式,都更細究,因而比較能接近實際情況。

 

實力五五波  現任者苦戰

 

    但即使是國民黨所做的民調,胡志強仍稍落後於林佳龍;從樂觀的角度看,所謂誤差範圍內,代表雙方處於五五波;但對於現任者而言,也等於是陷入苦戰。相對而言,林佳龍的選情,較之四年前蘇嘉全對胡志強,更顯樂觀。

 

    綜合觀之,胡志強可能敗選的三大致命關鍵,包括胡志強的政見未落實、原台中縣建設被邊緣化;其次是與派系的嫌隙難整合;第三則是胡志強做太久了。

 

    胡志強此次參選連任主打政績牌,目的即在於希望化解民進黨攻擊他政見未落實、政績差、原台中縣被邊緣化的口語傳播。江士良認為,胡志強過去三年,除了少數特定時間或情況,很少宣揚自己的政績;各項建設,也都由局處首長自行辦理推動。但原台中縣區的多數市民,仍相當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搏感情,胡志強必須勤走基層,才能觸動原縣區民眾的情感;並透過與基層民眾的互動與溝通,讓他們了解胡志強為地方做了哪些事。

 

因此,近半年多來,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舉辦了四百多場的固本座談會,胡志強也積極參與地方建設開工或完工典禮,向原縣區民眾說明自己做了哪些事。江士良分析,這段時間的勤跑基層,說明政績,讓胡志強與林佳龍的民調落差,也逐漸縮小至誤差範圍內。

 

徐中雄(中)認為,地方派系雖隨著都市化而式微,但過去的紅黑派系大老,都屬國民黨籍,難道會支持民進黨?(劉東皋攝).JPG                        

徐中雄(中)認為派系大老原多屬國民黨籍,不會支持林佳龍。     

 

做太久成胡志強原罪

 

  不過,胡志強的民調不高,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市民認為他「做太久」。認為他「做太久」,是一種主觀認知。尤其不少年輕人,對於胡志強做太久這件事,有一種負面的主觀認知,這恐怕一時難以破解。

 

江士良不諱言,做太久好像成了胡志強的「原罪」;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國民黨必須要讓選民知道,做得好不好,比做得久不久更重要。胡志強以政績為訴求,也是要讓市民看到他做得好的有哪些事情。能把市政做好,遠比做得久重要。

 

民進黨市議會黨團強力抨擊BRT的缺失,想讓胡志強的政績牌破功。(劉東皋).JPG  民進黨市議會黨團強力抨擊BRT的缺失,想讓胡志強的政績牌破功。 

 

但光靠政績牌,既要打破原台中縣被邊緣化、政見(政績)未落實、以及做太久的迷思,可能奏效嗎?尤其,在民調落後之下,派系對胡志強又潛藏多時的不滿暗潮,更恐讓胡志強在選情緊繃下,痛失荊州。

 

對於派系的可能掣肘,江士良與台中市副市長徐中雄都異口同聲說:「整合正在順利進行中」。不論是廖了以、張清堂、顏清標、林敏霖等派系要角及大老,都已經漸達成一致共識,支持胡志強。據了解,台中市漁市場董事長最近可能換由一位資深派系大老接掌。曾有傳聞,胡志強四年前原有意讓這名政壇資深大老擔任台中市副市長,但後來卻變卦。如今,胡志強或許是要藉此弭平派系過去與他的裂痕。不論如何,雙方曾有的嫌隙,似在化解中。

 

胡志強民調雖落後於林佳龍,但民進黨不敢大意,仍訴求大團結,要打贏台中這場仗 。(劉東皋攝).JPG  林佳龍民調雖高,民進黨仍不敢大意,訴求團結求勝。

 

 

地方一名紅派人士指出,這次選舉胡志強確實很用心在爭取派系的整合支持。但派系大老之間,不是單一個人誰說了算。有的人可以賣國民黨面子,同意支持老胡;有的人可以因為胡志強的勤於拜會請托而放下過往嫌隙支持他;但不能寄望單一、二人的聲望或同意,就表示上下都支持胡志強了。因此有人形容,派系目前的整合情況是,上頭開始動起來,但基層尚未有感受。

 

面對原台中縣被邊緣化的傳言攻擊、民眾對他做太久的疑慮、以及過往派系對他的嫌隙,胡志強真能突破此三大關鍵要害,逐一破除與化解,最後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的選舉投票日「險中得勝」?結局會不會跌破眾人眼鏡,讓民調一直落後林佳龍的胡志強再次連任成功?藍綠選民都吊膽觀看!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燊

 

  中報創刊,以大中部的政經趨勢、產經論壇、文化教育、人物特寫為報導主軸,但也兼及中央及全國性議題;初期以雜誌型式出版。

 

    創刊首期,中報針對眾所矚目的台中市長選情,進行深度分析。誠如創刊詞所言,中報無分藍綠,在政治報導及評論上,各就優劣差異進行分析評述。重要的是,政治與政策,影響人民生活至鉅,政治人物的品行與能力之良窳,則是影響政治與政策好壞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中報期望,在政治新聞取材與評論過程中,不論黨派,總要能讓好人(好的人才)出頭。

 

    其次,四年前縣市合併以來,市議員席次不增反減;年底選舉,各個選區競逐者眾,部分選區更是選情激烈。因此,直到年底投票前,中報會針對部分選情激烈的選區,進行選戰分析。本期優先以東南區進行分析。

 

    文化,代表一個社會的精神;文化人物,則常是一個社會在某個世代的人文表徵。本期文化臉譜,採訪了司馬中原。他的曠野鄉情曾撫慰許多因戰亂來台的外省同胞;隨著兩岸開放、電音時代的來臨,他改講鬼狐妖精故事,又帶給台灣社會一股奇情魅異的氛圍。如今,高齡八十二的司馬中原,前不久大病一場,不再講鬼故事,但講起馬英九的故事,也充滿奇趣。

 

    本期內容還介紹了初出茅廬的木本小姐演藝故事;中台灣論壇則以一個成長於中興新村的作者,講論中興新村的衰頹與蛻化之機。

 

    面對媒體充斥、資訊爆發的時代,中報不爭大,不搶快,不嘩眾,不歪曲,以精薄短小為訴求,每期六至八篇內容,希望帶給樂於閱讀的讀者一些觸動、一點激發、一絲共鳴與一縷悠情。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東皋   

 

  中,代表允執厥中。古書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易言之,一個人要能夠心存正道的唯一方法,只有在於其言行都要能專心一意地合乎正中之道。

 

中,也有中庸的意思。古人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行中道,應不偏不倚,且不離其理。

 

    中道,不是模稜兩可的忽左忽右或左右不分。一份新聞媒體最基本的責任,在於不歪曲事實;凡事皆應依理而思,依理而行。中報創生之目的,就只有這麼簡單的理念。

 

    中,又代表台中。就如同紐約時報發源自紐約,中報則創立於台中。中報自台中出發,既關注台中的成長與發展,也觀照台中的缺失和不足;希望為台中引進新思維與新觀念,也希望伴隨這個新興都會城市的成長而成長。

 

    我們關心市政,目的在希望市政做得更好;我們關心文化,因為一個城市沒有文化,如同一個人沒有靈魂;我們關心教育,一切獨立人格、秀異品格、自我實現之根源,皆來自於教育;我們也關心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因為,敗壞的環境與腐蝕的人心,將侵害台中、台灣、與下一代的永續健全發展。

 

    中報所報導的內容,以正實為本;中報所評論的事件,以理直為先。唯有居正居中,才能理直理壯。

 

    中報不講藍綠,沒有統獨。我們只承認眼前的一個事實:目前兩岸真實存在的,有一個中華民國、位於台灣;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大陸。兩個獨立的政府各為其民,各行其是,既不互相干涉,也不應互相干涉;兩個獨立的政府並應遵照各自人民的意願,和平相處。

   

    除此之外,不管他天南地北或東西南北,中報只以民主為先,以人本為念,報導事實;並根據事實,依公理評論。

 

文章標籤

chungre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